簡 介
今年5月,我們“香港焊接人員學會”決定參加在上海舉辨的IIW-CWS-Arc Cup 2017國際焊接大賽, 是次大賽有15個國家,73個團隊,合共有300多名選手參加。但由於學會成立不久, 經費不足,參賽選手和教練都只能自費參加比賽。
難得有此機會,我們決定派出兩名選手連同一名教練陪同參加手工電弧焊接111(SMAW) 的比賽項目參加。
我本人在18歲開始接觸焊接,在建造業議會分別報讀焊接中工和大工課程,期間得到鍾啟文師傅的悉心教導下而引發我對焊接的興趣。是次比賽鍾啟文師傅亦十分支持,出錢出力擔任教練陪同到上海參賽。參加比賽是無有甚麼期望,只是抱著見識的心態,並希望透過比賽知道自己的技能水準。
賽 前 訓 練
為了參賽,我們團隊早在比賽前三個星期己開始訓練計劃,並模擬比賽環境,包括自備比賽材料、工具、和焊條等。而業界資深前輩李德明師傅在知悉我們參加比賽後, 特意抽時間來和我們分享心得及經驗, 還主動幫我們籌備材料和工具,希望我們能代表香港取得好成績。
當收到賽會的技術文件後,知道比賽項目是要焊接3件工件,分別是板T接角焊、板對接對口焊、喉管對接對口焊。但焊接位置將會在比賽前才抽籤決定。比賽時間總3小時。
在訓練過程中遇到最大的難題是板材厚度和焊條。比賽時會用10mm板厚的工件,比平時工作所用的為薄,所以在選用打底焊條直徑和控制熱輸入方面,我們反覆要測試很多次。加上比賽時所採用的焊條是E7015,在香港並不常見。最後我們在內地購入一批16年生產的同型號焊條。但試焊後發現和香港常用的LB52 E7016不完全一樣,特別是在打底焊。經過一連串的測試後,最後總結得出以下幾點和LB52 E7016不同之處:
1. 藥皮溶點明顯比較底和偏軟,在進行打底焊時,焊條作擺動後藥皮會黏附在溶池的前方,阻礙視線和擺動。
2. 在同樣參數下,測試焊條電弧推力時,發現明顯比較小,特別是在仰焊打底焊時最為明顯。
3. 焊條的穩定性比較差,尤其在起弧和收弧位置容易出現氣孔。所以要盡量採用短弧焊接,不然會容易出現密集氣孔。
由於在比賽前並不知道比賽時的焊接位置,因此全部焊接位置都需要訓練。在整個訓練計劃中,其中角焊環節就用了整整一個星期的訓練時間,主要是熟習裝配流程、控制焊縫尺寸、焊縫直線度、和駁弧技術訓練。而板對口焊接則用了較多的訓練時間,原因是喉管對口焊接是需要有較高的技術根底才可以開始訓練。所以要先練好板對口焊接才可以事半功倍。最後只剩下大約4天的時間才開始練習喉管對口焊接和模擬比賽流程。結果是用最多時間訓練板對口焊接是沒有白費的,掌握了板對口焊接的技術後, 當再練習喉管對口焊接便已很快就逹到一定水準。
在訓練模擬比賽流程環節中,最主要就是控制時間(時間的分配)和抗壓力。經過幾次模擬訓練後,發現時間十分緊迫,在尾段時間發現開始會有疲累和壓力增大。若整個流程進行是暢順的話,時間大約只剩下10~15分鐘。
總結整個訓練計劃流程後,我覺得無論是角焊接還是對口焊接都有不同的難處。在以前學習過程中,只要能做到一般要求就覺得已不錯。但現在卻發覺想要達到比賽要求,想要拿到好成績,遠遠比我想像中困難得多。完成整個訓練計劃後,覺得自己對焊接手法的感覺有所轉變,整體技術明顯提高了不少,可以說是上了一課手工電弧焊的深造班,只希望比賽期間可發揮實力,不留遺憾。
賽 場 準 備
在出發前往上海時,很不幸飛機延誤12個小時,使我們無法出席首日上午的開幕典禮。最重要的是因為開幕典禮當天下午大會安排選手可以到賽場試機;一旦錯過了,就要留待比賽時才有機會可以試機。但比賽當的時間十分迫切,未必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試機,所以賽前試機是是十分重要。雖則剛步出機場,都來不及吃午飯,放下行李就帶著疲憊的身軀趕去比賽埸地,希望盡快瞭解賽場環境和設備。
賽埸地只提供焊機、工作架、磨機等基本工具。其他輔助工具須自行攜帶。綜合在試機過程中發現以下兩大問題:
1. 焊機水線是用螺絲固定在工作臺底部,不可移動。同時所用焊機又是直流焊機,所以偏弧問題比想像中要嚴重。
2. 比賽所採用的焊條發現和我們練習時截然不同。但覺得和LB52很相似,只是藥皮溶點較高和偏硬,焊枝穩定性有明顯改善。但在焊接打底焊時,如果想壓抑偏弧而採用按碎鴨嘴的手法是行不通的。只可以遷就偏弧角度,因此大大增加打底焊的難度。
所以決定改變打底焊的手法,只能靠自己平時累積的經驗應付比賽。在試焊期間,發現我身旁一位來自俄羅斯的選手,打底到面焊技術都相當純熟,頓然使我感到自愧不如。另外還觀察到大多數外國選手與我們香港選手一樣,都是採用連弧焊的手法打底,盡可能減少駁口;但國內選手卻大多數用斷弧焊手法。
由於我們是在最後一天比賽,原本還希望在比賽前可以先到賽場觀看其他選手比賽。但原來賽場只允許當天比賽選手、工作人員、裁判、記者進入。其他人士只可以在觀察室看閉路電視。無可奈何下,我們只好去參觀焊接理論大賽和遊覽上海。
比 賽 實 況
比賽當天公佈位置是板T接角焊(PB)、板對接對口焊(PE)、喉管對接對口焊(PC)。進埸後裁判先說明規則和回答發問,然後才開始比賽。整個比賽流程大致暢順,平時訓練的水平整體都可以在比賽中得以發揮。賽後總結出以下幾個要點:
1. 預準工作
比賽前大約有20分鐘作準備和試機,聽到口哨聲才可以開始比賽。事前的準備時間比想像中要快,工具擺好位置後,檢查試件和焊機後已沒有太多的時間測試焊接電流。
2. 機具的適應
在板對口焊接(PE)時,因比賽所採用的焊條和訓練時有太大差異,所以並未能完全發揮出自己實力。
3. 時間的控制
當我在焊接喉管對口焊時(PC),正在準備蓋面焊時,比賽已快接近尾聲。而其他選手已開始陸續完成作品。心裡壓力無形中突然增加因而影響發揮。
4. 環境適應
在比賽的任何時段,工作人員、裁判、記者都會出現;甚至拍攝比賽過程。這情境亦會對選手造成搔擾而影響發揮。
重 要 時 刻
在比賽完結後,總算放下心頭大石。抱住輕鬆的心情參觀埃森焊接切割展和AWS美國焊接學會講座。
終於等到閉幕典禮來臨,主辦單位元元把一小部分素質較高的成品開放給在場人士欣賞。發覺國際焊接水準遠超我們想像,焊縫高低寬窄均勻,接近完美無瑕。正當我們覺得與獎項無緣之際,臺上突然傳來第三名是“香港焊接人員學會”利智超的時候,台下的我一度覺得既愕然又激動,立即覺得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。而香港另一位參賽選手李德基也獲得優秀選手獎。另外“香港焊接人員學會”也獲大會頒發優秀管理獎。
個 人 感 想
是次大賽,除了得到個人榮譽之外;亦可以代表香港首次在國際焊接賽事上拿到名次,感到非常榮幸。個人認為今次的比賽無論是賽會安排或公正度各方面都做得不錯,唯一不足之處是雖然各國選手都眾集一堂,但大會未有安排或提供環境給選手們交流。建議賽會可以給予機會各選手交流焊接技術和經驗就再好不過了。
今次的比賽雖然在欠缺經驗下參賽,但成績還是不錯。寫下此篇文章是用作分享經驗及感受。並希望值此可提供資料給往後的選手在參賽時可以借鑒。如果再有一次參賽機會,我覺得一定需要投入更加多訓練時間以及適應比賽環境。因為各國選手的水準都非常接近,往往決定勝敗的因素是臨埸的發揮和個人心理質素。
今次比賽能夠得到名次,有賴建造業議會的協助。另外感謝業界資深前輩李德明師傅和林建熹師傅的支持。最後衷心感謝我的啟蒙老師鍾啟文師傅對我的悉心栽培及大力支持。
作者簡介:
利智超---HKWPS經理
於2010年至今任職現場焊接相關工作,包括焊工、工程管理、品質管理,曾參與項目包括戲曲中心、和各種工字廊、幕牆、地基等工程。 個人專業資格: 美國焊接學會-AWS 認可焊接督察-CWI 個人成就: 建造業議會 建造業活力大使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 在職人士自我增值獎 香港魯班廣悅堂 2014青年魯班獎及2018傳統工藝獎(燒焊) 2018年香港建造業青年技能大賽 焊接組別冠軍 IIW‧CWS‧Arc Cup 2017國際焊接大賽 手工電弧焊(111/SMAW)青年組第三名(香港代表首次在國際焊接大賽取得名次)
Comments